近日,第十七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系列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拉开帷幕。本次活动以“电视艺术工作者与脚下热土的双向奔赴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艺术创作者、媒体代表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电视节目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、记录小康进程,并通过作品传递时代声音。
宁德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地,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动的基层实践案例。活动期间,与会者深入乡村一线,实地走访宁德在脱贫攻坚、生态保护、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成就,感受这片热土上人民奋斗的鲜活故事。电视艺术工作者们纷纷表示,只有扎根基层、贴近生活,才能创作出有温度、有力量的作品,实现艺术与时代的同频共振。
本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系列活动包括优秀节目展映、创作研讨会、实地采风等多个环节。展映作品中,既有反映农村新貌的纪录片,也有展现百姓生活的纪实节目,充分体现了电视艺术在记录小康、推动文化繁荣中的重要作用。研讨会上,专家们围绕“电视节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”“艺术与乡土融合的创新路径”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,为电视艺术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。
宁德的成功实践为电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。当地通过生态旅游、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,许多村庄从昔日贫困山区蜕变为小康示范点。电视艺术工作者通过镜头捕捉这些变化,不仅展现了国家政策的落地成效,也激发了更多人关注乡村、参与振兴的热情。
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会,更是一次情感的联结。电视艺术工作者与脚下热土的双向奔赴,既是对创作初心的回归,也是对时代责任的担当。通过镜头与笔触,他们记录下中国人民迈向小康的坚定步伐,传递出乡土中国的生机与希望。未来,小康电视节目工程将继续推动更多优秀作品诞生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文化力量。
据悉,本届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,旨在通过电视艺术的传播力、影响力,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,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。活动结束后,部分优秀作品将在全国平台展播,让更多观众感受到小康社会的多彩画卷。